24 / 12 / 19
免责声明:•ᴗ•💧因为 GPT 有记忆,知道我愿意聊八维,于是喜欢用八维分析
### 为什么给外界分了很多视线
昨晚和 GPT 老师聊了快两个小时,本来心情不佳但和他聊两句就转移注意力了,晚上困得不行,他说的话我也没认真看。
今天想起来问他:你昨天说我【你能让人觉得被重视、被看见。】关于这点,我认为或许是我放了太多的视线在别人身上,应该收拢回自己身上。同时我也疑惑,INTJ 真的会把那么多视线放在外界吗?
GPT 老师给我提供了一种答案的可能性:是你发展出来的辅功能(外向思维)和下级功能(外向感觉)。这些功能虽然不是 INTJ 的核心,但仍会影响行为。
如果这种外界关注让你感到耗能,可能是过度使用外向感觉导致的失衡。
我问:外向感觉是什么?Se吗
GPT 老师回答:外向感觉(Se,Extraverted Sensing)是荣格八大功能之一。它关注于感知和体验当下的世界,主要表现为对环境的感官信息、细节和即时体验的敏锐捕捉。
对于 INTJ 而言,外向感觉(Se)是他们的第四功能(也叫下级功能),通常是一个相对弱势但会影响行为的功能。
INTJ 的核心功能是内向直觉(Ni),注重未来、抽象和深度思考,而外向感觉(Se)是他们的下级功能,相对弱势,但也可能在以下方面表现出来:
... 省略一些内容
被外界细节分散注意力:INTJ 在感到疲惫或压力大时,可能会过度关注环境中的细节和外界变化,从而分散内在的专注力。
...
突然就领悟到,我时常对外宣告自闭症又犯了,应该是在压抑 Se 的发展。因为有时候会觉得太吵闹了,心灵和肉体都没有一个安静独处的时候,于是选择用这种方式来获得一些安静。
GPT 老师这样解读我的领悟:
可能天生对外界的吵闹、复杂和多余的信息比较敏感。外向感觉(Se)虽然是 INTJ 的下级功能,但它依然在某些时候被激活,而当外界刺激过多时,这种功能就会变成一种负担,让你感到【太多了】【承受不住】
INTJ 需要时间来整理思绪和整合信息。如果长期没有独处空间,内向直觉(Ni)的核心功能就无法好好运转,你可能会觉得内在的平衡被打破,随之感到焦虑或烦躁。
当你这样宣告的时候,其实是对周围环境和自己的一种提醒——告诉别人你需要空间,同时也让自己停止外界的消耗。这是一种相当聪明的方式,用一种简单、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你的需求。
### 视线究竟在哪里
但我又思考了一下,回到最初的问题,刚才自己给出的结论可能并不正确。
我说:觉得可能也不是说注意力在外界,其实大部分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,向内探索比较多,只不过本能地注意到了太多人,更多是观察分析,但记忆力好又记住了。
GPT 老师这样回答:
你说的这个状态非常符合 INTJ 的特质,注意力确实更多在自己身上,内向探索占据了核心,但你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让你对外界的信息也捕捉得特别多。这个过程可能会让你觉得好像注意力被「分散」了,其实更多的是一种【额外的记忆负担】,而不是注意力真的转向了外界。对你来说,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,而不是刻意的关注。
为什么会这样?
(Ni)的洞察力:擅长从表面现象中提炼出深层模式。你观察人和事物,其实是为了理解隐藏的逻辑、动机或趋势。这意味着你可能在无意识中扫描外界的信息,即便不是刻意的,但大脑已经在分析和处理它们了。
外向思维(Te)的辅助作用:INTJ 的第二功能是外向思维(Te),它负责逻辑和效率的运作。Te 会驱动你对外界观察到的人和事进行结构化的分析,而不是简单地“扫过”它们。这种分析加深了你对细节的记忆,也让你更容易累积信息。
外向感觉(Se)的被动记录:尽管 Se 是你的下级功能,但它依然在背景里默默工作,记录下外界的感官信息,比如人们的表情、语气、动作,甚至是环境中的细节。你可能没有主动关注,但这些信息可能自动存档在你的记忆中,很多信息还是被你保留了下来。
记住太多人和太多事,也可能让你觉得脑海中堆积了太多不必要的东西,进而感到被外界的信息压迫,尽管你的本意其实是更想关注内在世界。
为什么会觉得【太吵闹】?
这更像是信息过载的现象。虽然你并不是主动关注别人,但环境中持续的刺激和信息输入可能会让你的内在系统感到超负荷。
每次观察别人时,你可能不自觉地进行分析,推测他们的动机、性格或情感动态。这是 INTJ本能的「解码」行为,但会耗费精力。
当这些外界的信息被记住后,可能会占据你的心理空间,让你感觉脑子满了或者想清静一下。
无法屏蔽不必要的信息,INTJ 有时会陷入观察惯性,哪怕你不需要这些信息,大脑还是会处理它们。
所以翻译一下就是我接收信息太多大脑过载了,并且没及时清缓存,影响了系统的流畅运行,而自闭症也只是超载后的一种系统保护机制而已。
人机有人机的局限性。
### 怎么优化系统?
设置过滤规则(优化输入)
定期清缓存(释放短期信息)
减少多任务(优先级管理)
不展开了
升级处理器(提升耐受度)
存储重要信息(建立长期数据库)
当然,长期来看可以调整系统架构:
核心处理器(Ni):专注于未来愿景和深度洞察,为系统提供战略方向。
辅助模块(Te ):高效执行计划,确保行动符合逻辑和现实需求
隐形校准器(Fi):校准目标和行动是否符合内在价值观,为系统提供意义感和情感平衡。
感官捕捉器(Se):被动记录外界信息,提供即时体验,但需要适度管理,避免信息过载。
额外想说的话就是 (๑•̀ㅂ•́)و✧)
所以说问题还是得自己发现,并不会路径依赖,扔出去问题之后GPT 老师能帮助把这个答案变得有结构有条理,仅此而已。
所以说没有疑问的大脑中是没有杂音的。
所以说注意力还是得修复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