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 / 03 / 01

豆邮#9:拒绝临时生活

Hi

周六好。

依旧是出差的一周,相比上周,睡的倒是好一点了,但浑身不对劲,觉得很不适,又不是物理意义上的不适。有人蹲在电梯口抽烟,整个走廊里都是烟味,房间里也是,躺在床上感觉自己都要被烟味浸透了。丧失了食欲,本来就不怎么吃碳水的人这一周别无选择地在吃碳水,尝到了新东西—素冒汤,但感觉很咸,也不知道本来风味就是这样还是店家的原因,总之口味清淡如我的确是不会再尝试第二次了。

出差给我一种很临时的感觉,像小时候总也要一直搬的家,搬到最后的一直住到现在的房子,问爸爸可以装饰我的房间了吗,爸爸回答不要,这房子或许还要卖的。我的极简,或许一半是被搬家训练出来的吧,最后一次搬家,我失去了阿贝贝,从那以后,就没有什么不能再失去的物品了。

一年一度的例行体检开始了,虽然上次体检健健康康,但那是去年了,为了本年度的体检报告好看还是再临时抱佛脚一下。

在《Emotional Sensitivity and Intensity: How to Manage Intense Emotions as a Highly Sensitive Person》一书中,学到了解离这个概念,让我开始思考,我想要屏蔽掉感受和情绪的行为是解离吗?想了几天,暂时的答案是我就是怕失控,我讨厌失控,别人会乐意拥抱的失控,在我的世界里是最可怕的东西,或许并不是解离吧,解离是一种麻痹,我很清醒。我清醒地面对着把我撕裂成东非大裂谷的痛苦。

出现了那种喜欢到觉得没资格喜欢的感觉,当然我说的是读书。我要遏制一下自己的读书速度,过于追求速度会丧失一些细节,我要细细地读。

《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》的豆瓣评论里,大家都是大文豪!学到了文学复健这个词。而我讲不出美妙的话,只会发自内心的掉下眼泪。很巧合的是,读完这本之后我翻开了《疼痛部》,一样地讲国家、讲语言,只能让我感叹好牛的文字掌控力,能让我们切身地感受到那种痛苦,正如米勒所言,「我们以相似的姿势飞翔」。

我们和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相遇的时机,再早一点也不一定就这么喜欢。

又开始重读《明朝那些事》,过去十几年了,第一次看也是读的电子书,但竟然印象如此深刻,翻开就非常熟悉,像背过一样,小时候看书真的是认真啊。

深切地感受到,在北京,每一缕阳光都被明码标价,周末愉快,我出门薅太阳了。